诊疗项目
肠胃炎怎么调理 ,十大方法让你远离肠胃炎

2020/08/05

349

肠道疾病

肠胃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肠胃类型的常见疾病,对于肠胃炎而言,与其被动地接受药物治疗不如主动的对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进行调节。那么,如何调理肠胃呢?

1、专心用餐

在高度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吃不下饭,严重的甚至会胃疼。工作紧张时最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溃疡病,因为交感神经长期过度兴奋就会抑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包括消化吸收功能。所以,无论怎么忙,都不能一边看电脑一边吃东西,不要在饭桌上谈工作,更不要在饭桌上教训孩子。要放下工作,忘记烦恼,放松心情,专心吃饭。

2、细嚼慢咽

这个说法人人知道,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对于那些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来说,细嚼慢咽尤其非常重要。如果牙齿不能认真完成它的本职工作,唾液也不能充分帮忙,那么胃就被迫加班工作,把大颗粒的食物进一步揉碎成足够柔软的食糜。你想想,胃里有牙齿吗?当然没有。靠一个柔软的器官来揉碎食物,多辛苦啊!如果食物不够碎,就不容易被小肠里的各种消化酶所消化。您想想,是消化一个硬疙瘩容易,还是消化柔软的糊糊容易呢?这样小肠也势必要更辛苦地工作。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嚼烂嚼碎,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帮助控制食量。

3、按时吃饭

胃肠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到点就分泌消化液。如果经常到点而不吃,非常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灼热反酸的后果。经常一顿饥一顿饱毫无规律,胃就会失去判断饱饿的能力,无法控制食欲。千万不要以减肥为借口忽略一餐。如果真要通过少吃的方法来控制体重,建议仍然按时三餐,只是主食和动物性食物的数量减少,把油多的菜换成少油的菜,但蔬菜水果的量只加不减,而且还要多喝汤水来增加进食的“体积”感觉。

4、备好加餐

如果因为工作繁忙,确实不能及时用餐,那么一定要准备好“备荒食物”,比如水果、酸奶、坚果,哪怕是不那么健康的饼干(尽量选脂肪偏低且不过甜的)也比不吃好。记得加餐的时间非常关键,一定要在饿得前胸贴后背之前来吃这些食物。比如说,知道6点会饥饿,就在5点钟喝杯酸奶,能把饥饿时间推迟1个小时;然后6点再吃个香蕉或苹果,又能把饥饿推迟1个小时。这样,等8点完成工作时,胃里仍然不觉得太饿,再放松地喝碗杂粮粥,吃盘清爽的蔬菜,晚上就能舒舒服服地按时休息。

5、把觉睡好

无论压力多大,都要按时睡觉,睡前半小时要放松心情,忘记休息以外的其他事情。把8小时觉睡好,身体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内部修复工作,胃肠细胞3~4天就要更新,所以能够推测,胃肠的修复对睡眠情况非常敏感。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一旦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低下,消化功能就容易下降,不是食欲缺乏,就是胃部胀满,要么是大肠不畅。

6、少吃坏油

很多饮食店中反复加热的油,都对胃肠十分有害,研究证明这种油与肠道慢性炎症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有所关联。所以,胃肠不好的人更要节制自己的不良嗜好,不要吃煎炸熏烤,不要吃那些口感黏腻的炒菜,以及各种不知放了什么油的小摊面点。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不要过于担心加热到软会破坏营养素,因为即便损失一点维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维生素可以用丰富食物品种的方法来弥补。

7、食物柔软

胃肠负担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淀粉、各种抗营养因素又比较少的细腻食物。比如山药泥、芋头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渣子太多的老玉米不适合消化不良者常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胃肠不好的人只能吃精白米和精白面,因为它们的营养价值太低,长期而言并不利于胃肠机能的提高。对于那些不太好煮但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可以用打浆、打粉、煮烂等方式来减少胃肠的消化负担,保证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比如说,用豆浆机把糙米、黑米、红小豆、燕麦、芝麻、坚果仁等富含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的食材打成浆每天喝,胃肠会感觉很舒服,消化吸收的容易程度也比打浆之前明显提高。

8、轻松运动

饭后散步,或者饭后做点轻松家务,对于消化不良者是个好习惯。刚吃完饭并不适合剧烈运动,不适合快走,但不意味着连慢悠悠的散步也不可以。出门散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在于让人精神放松。如果不散步,可能会看电视、看电脑、看杂志等,而脑力活动更不利于消化吸收。在饭后两小时之后,可以做些不太累的运动,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9、调整食谱

应该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从而使产气增多。炒菜烹调时可以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可以使排气减少。

10、加强锻炼

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左手在上,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右手在下,以肚脐眼为中心从左向右逆时针转着按摩;每次50次。这样的按摩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