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项目
肠易激综合征小贴士

2017/09/08

444

肠道疾病

IBS(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病。全球总患病率为3%~25%,亚洲国家患病率为4%~10%,多见于30~40岁的中青年,女性略高于男性。IBS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泻及便秘等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IB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内脏高敏感、肠道动力功能改变、脑-肠轴功能失调、肠道菌群紊乱、胃肠道感染、遗传、免疫、心理等因素。

根据粪便性状将IBS分为4种亚型:IBS-D(IBS腹泻型)、IBS-C(IBS便秘型)、IBS-M(IBS混合型)、IBS-U(IBS不定型)。

IBS治疗方法包括:

1. 饮食治疗(低FODMAP饮食——低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饮食)。

2. 药物治疗:a.解痉药;b.止泻药;c.导泻药;d.肠道动力感觉调节药;e.微生态制剂;f.非吸收抗生素;g.抗抑郁、焦虑药物。

3. 心理及行为治疗:a.认知行为治疗;b.心理治疗;c.催眠疗法;d.生物反馈。

4. 粪菌移植。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