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操作步骤

2022/09/14

2067

(1)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臀部垫吸水性尿布垫,将测压导管润滑后插入肛管约6cm。

(2)休息数分钟,以使患者适应导管;在此期间平衡压力(即调零),等待导管和直肠壁的小空腔内充满灌注液,并达到流出压。

(3)平衡后出现各种波形,显示了肛门内括约肌的周期性活动。以直肠和(或)肛管内压作基线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请注意超慢波和自发性慢波收缩或松弛是否同时存在,标记出患者移动、体位或交谈时所导致的误差。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测定可以在此时或结束前患者最放松时进行,采用拉出测定法,每隔1cm分别测定距肛缘6~1cm各点的压力。肛管静息压为安静状态下肛管内各点的压力。

①慢波:最常见,频率波动为10~20周/分,幅度超过生理基线的15mmHg,最常出现于括约肌近端和最大平均静息压区域之间的范围内。这些波形的临床意义不清。

②超慢波:是第二种最常记录到的波形,频率为0.5~1.5周/分,波幅很高(最高达100mmHg)。可见于肛瘘、痔或原发性肛门括约肌高张力的患者,最大平均静息压的区域更常见。

③中间波:为最少见的波形,频率为4~8周/分,常见于神经源性肛门失禁或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的患者。

(4)压力平衡后要求患者极力地收缩肛门,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极力推进。随着导管继续向尾端移动,每隔1cm在其他5个位置上重复测量。因此,可以测量整个肛管在休息和收缩时的压力,也可以计算高压区的平均休息压和收缩压。压力比平均最大收缩压高50%的区域称为“高压区”(hight pressure zone,HPZ),同样HPZ的定义也可为:至少50%的压力管道到尾端压力升高20mmHg、到头端压力下降20mmHg的区域。

(5)如需观察腹压升高引起的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让患者做1~2次咳嗽,每次间隔20s以上。

(6)导管重新插入距肛缘2cm的位置,用至少2~3s的时间向乳胶气囊内充气40ml,持续充盈约20s,以诱发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下部直肠和上段肛管对扩张产生反应,内括约肌舒张后外括约肌收缩。如果没有诱发反射,有必要增加充气量重复检查。有些患者,尤其是神经源性肛门失禁、肛门感觉减退或巨结肠的患者,可能只对更大容量的扩张产生反应。抽出气体,重新充气50ml或60ml,直至出现反射。如果仍没有诱发反射,导管插入至3cm的位置,重复操作。

(7)然后将导管插入距肛缘6cm的位置,气囊放在直肠壶腹,以大约1ml/s的速度缓慢注入与机体核心温度相同温度的水。患者第一次有感觉时的体积被称为最小感受容积,记录此时气囊内的平均压。然后继续充盈气囊,直至达到最大耐受容积,再

一次记录气囊内压。利用这些数值,应用公式C=ΔV/ΔP计算直肠的顺应性。因此,气囊体积大而直肠压力升高幅度小,则认为直肠顺应性好。

测量顺应性不是诊断性实验,而是对评价肛门直肠疾病病理生理的其他检查方法的补充。通过测量顺应性,可以确定肛门失禁是由于缺乏直肠储存能量造成的,还是由于括约肌张力消失造成的,因此,这种检查对直肠炎和肛门失禁患者具有特殊意义。同样,便秘患者的顺应性可能异常升高。这反映了适应过度,这种感觉导致排便梗阻。

(8)肛管向量容积分析:可检测到肛门括约肌压力的三维立体构象,从而得知肛门括约肌压力有无缺损及不对称。检查时需用专用导管,导管上有6~8个压力通道,位于同一平面呈放射状排列,即所谓“向量容积导管”。检测方法可用定点牵拉法或快速牵拉法。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