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复杂,有炎症病变、血管病变、结核、肿瘤、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
祖国医学认为,凡血自大便而下,或在便前,或单纯出血,或血便混杂,均称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等。便血的发生多由胃肠脉络受损而血液下渗肠道所致。
便血是指血液自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通称为便血。这里主要指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上消化道出血也会出现便血,已在呕血中述及,不在此赘述。
呕血是由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器官如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胃自口腔呕出。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
大便秘结,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心悸不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舌淡嫩、苔薄,脉沉弱无力。
大便秘结,涩滞不畅,胸闷暖气,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