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其与便秘的相关性也已被证实。一方面,便秘可伴随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况发生;另一方面,便秘也可导致或加重心理障碍;同时,这些心理状况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就医行为。
便秘患者可因粪便干、硬,排便时撕裂肛管引发疼痛,出现肛裂,进而引发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等,也可因排便困难不得不久蹲强努,久之发生脱肛、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等病变。
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门脉高压,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便秘患者排便时的剧烈用力会使腹内压力突然增高,可能引发食管一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出现呕血、便血,可危及生命。
部分肺结核患者血管会遭到破坏,出现咯血的症状。除了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也可出现咯血。对于这些病人,若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可使胸腔、腹腔压力骤然升高,血管壁破裂,引发大咯血,危及生命。
便秘常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这可能与家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关,但其是否能遗传尚未得到证实。
女性有月经周期,其中在排卵后至月经来潮期间孕激素分泌增多,对肠道蠕动有抑制作用。
女性的肌力较男性弱,无论大便传输的力量还是排便时的腹压都较男性低。
女性食量较小,而如果再过于节食就很容易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