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节制功能不仅与括约肌有关,也与肛管内的软组织密切相关。如肛管内面的软组织缺损,有时不管括约肌保留的如何好,也会导致肛门失禁。特别是女性,因为前方的括约肌薄弱,容易因切开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所以手术中要尽可能地多保留一些肛管内的软组织。
瘘管越深,术后复发率也随之增加。由此可知,瘘管越深,也就越难治。因为瘘管越深,瘘管就越大、越复杂、越难彻底处理,引流越难奏效。原发瘘管越向深的方向发展,就越难彻底切除,瘘管周围的硬结、炎症等变化也较为显著。同时原发脓肿又深又大,炎症严重,与周围组织粘连重,因而难以显露,难以得到彻底处理。
复杂性肛瘘可分为四种情况:①一种类型的肛瘘有分支,走向复杂。②几种类型的肛瘘并存而共有1个内口。③在其他部位有肛瘘存在。④肛瘘的范围较广。
在肛瘘反复发作、病程长、已做过多次手术、位置深在等情况下,肛瘘的各部分包括内口、原发脓肿、继发性瘘管的瘢痕化都很严重。此时,如做切除,创面增大,内口难以闭合,是其难点所在。加上组织不够柔软,切除内口至原发脓肿部后缺损孔较大,导致肛门上皮或括约肌的缺损。术中的对策是,在切除病变部时尽可能防止组织的损伤以减少缺损,并用取自周围的肌肉瓣转移充填。
肛瘘常常合并内外痔核、肛乳头肥大、肛裂等疾病,有时病变较大并出现症状。按目前的技术,可以在肛瘘手术时同时根治这些疾病。如残留这些合并病变的话,可能影响术后的恢复,甚至导致复发。因此,对大的伴随病变要行一期根治术,个别情况下也有行二期手术的。
肛周脓肿和肛瘘有时为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症。全身性疾病以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为代表。
直肠穿孔主要发生于高位肌间瘘(IIH)和骨盆直肠窝瘘(IV)时。对于IH型瘘,只要彻底处理内口和原发脓肿的部分,其余的病变(如末梢瘘管或穿孔部)即使不做处理也能使其获愈,无须特地采取控制排便和中心静脉营养等措施。
病史达10年或20年以上的、长期不做治疗的肛瘘,有时会发生癌变,尤其是在III型、IV型的深部肛瘘。肛瘘癌变的表现为:长期存在的深部复杂肛瘘,有胶体样的分泌物从外口或者内口中流出,术中在瘘管内有胶体样物潴留。遇到这种病例时,术中切开瘘管后,要取几处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如为恶性,就施行Miles术。如为发展不很快的浸润性进展癌,则多伴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