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劳动和休息有助于气血疏通,增强体力,不会致病,只有在过劳、过逸的情况下,才能成为致病因素。
饮食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都会发生疾病。过饥则由摄食不足而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则亏损而为病。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偏高,这种现象已极少存在。但因其他疾病而致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气血不足的病证,可导致腹泻、脱肛、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发生,临床上还屡见不鲜。
饮食要适当调配,才能起到全面营养人体的作用。若任其偏嗜,则易引起部分营养物质缺乏或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发生疾病。如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阳,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证;若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壅滞,常可发生痔疮下血、肛痈等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丁”。若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辣椒,或嗜酒无度,易产生便秘、:“膏粱之变,足生大肛门疼痛。
先天发育不全、气血虚弱之患儿,常可发生腹泻、脱肛。另外,痔疾可能还与遗传因素有关。《疮疡经验全书》说:“人生素不能饮酒也患痔者,脏虚故也。也有父子相传者。”即指出痔疾可能还与脏腑本虚(先天不足)和遗传因素有关。
后天失调因素所致的气虚、血虚、气血两虚、血瘀均可产生肛肠疾病。
《诸病源候论》有云:痔久不瘥,变为瘘也。又如《疡科选粹》:痔疮绵延不愈湿热痰久,乃穿肠透穴,败坏肌肉,销损骨髓,而为之漏焉。
由肛痈发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漏,大多由肛门痈发展而来。患部破溃,流脓血,黄水,日久患部形成孔窍,转而结成瘘管,不易痊愈。” 以上病因既可单独致病,亦可合并致病,或互为因果,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审证求因时要全面分析。
肛腺开口于肛窦,肛窦的开口又向上呈漏斗状,发生腹泻时,粪便擦伤肛瓣也可引起肛窦炎,肛腺继发感染,特别是肛腺囊肿更易因阻塞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