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温热病邪,邪犯于肺,移热于肠;或内传阳明,肠胃热盛,耗伤津液。外感寒邪,内袭肠胃,阴寒结聚,凝滞气机,均可发生便秘。
罹患他病,久伤正气,或伤气,或伤阳,或伤阴血。温热病日久,余热留恋,阴津耗伤。
过劳伤气,李东垣强调“劳役过度,损伤胃气”,脾胃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过劳汗出过多,又易于伤津,便肠道津亏,导致便秘。房劳过度,耗伤阴精,精亏血少,肠道失润,亦致便秘。
长期情志抑郁,沉闷不乐,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或忧愁思虑过度,肝郁气结,升降失调,均可致肠腑气滞,失于通降,发生便秘。
饮食不当是导致便秘最常见病因。长期过用辛热、香燥、炙之品,偏嗜醇酒厚味,或过用某些燥热药物。
素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是形成便秘的重要因素,并影响其他致病因素的转化。
便秘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医生对其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从字义上来讲,便,是指排便,秘,应读为“bi”,同“闭”,意为闭塞不通。《辞海》对便秘的定义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便秘”的解释是“粪便干燥,大便困难而次数少的症状,也作便闭”。便秘是一个对排便状态不满意的主观描述,这种不满意状态既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
肛裂患者因疼痛而出现排便恐惧,导致食欲减退,更有甚者,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闭经、阳痿等。